今年3月以来,从中央到地方,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TOD发展相关的规划批复、支持政策等显著增多:
3月10日,国家发改委印发《2022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提出持续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和形态,业内认为国内大中城市将以TOD作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3月15日,国家发改委印发《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提出健全基础设施网络,共同提高内联外达能力,优化多层次轨道交通体系,完善铁路联络线,提升城际铁路运营效益,支持利用既有铁路富余能力开行市域(郊)列车,有序完善省会城市轨道交通网络。
3月16日,国家发改委、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总体方案》,提出为推进公园城市示范区的建设,将通过建设可持续的投融资发展机制,继续加快TOD综合开发,为人民谋福祉。
3月21日,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意《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西安国家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提升,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更加协调;到2035年,圈内同城化、全域一体化基本实现,全面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和历史文化魅力的现代化都市圈。
4月,国家发改委对东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方案进行调整,优化调整1号线一期和3号线一期工程方案,至此全国新一轮轨道交通获批里程累计达2654.64公里。
在中央政策利好持续释放下,各地方城市积极响应和推进轨道交通建设与TOD发展,无锡、西安等发布有关政策及规划,大力推进轨道站点周边综合开发;重庆、成都、济南、太原等城市陆续公布TOD项目计划,且部分被列为市重点工程——以TOD之力,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已成为行业共识。
4月6日,无锡市政府办公室正式印发《关于推进轨道交通场站及周边土地综合开发的实施意见》,旨在积极做好轨道交通场站及周边土地的复合利用,持续深化站城一体化进程,高水平建设「轨道上的无锡」。
从加强规划统筹、完善政策配套、强化资源配置、优化开发方式等方面,针对轨道交通场站及周边土地开发提出相关举措,标志着无锡地铁「站城一体化」开发工作正式驶入发展「新赛道」。
作为全国早期启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运营的地级市之一,无锡高度重视轨道交通TOD综合开发,此次出台的实施意见,引入TOD发展模式,对推动轨道交通与城市发展良性互动融合,打造「站城一体化」现代社区,带动城市更新、提升城市形象,高水平建设「轨道上的无锡」具有积极意义,大大有利于推动形成城市新发展格局、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和城市综合发展能级。
4月28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印发《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下称《规划》)。《规划》明确至2035年,现代化的西安都市圈基本形成;圈内同城化、全域一体化基本实现;发展品质、经济实力、创新能力、文化竞争力迈上更高水平;全面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和历史文化魅力的现代化都市圈。
《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是继南京、福州、成都、长株潭都市圈之后国家批复同意的第5个都市圈发展规划。
根据易居研究院分析,轨道交通是都市圈内人口快速流动的重要载体,西安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有助于加快西安都市圈同城化建设,促进都市圈内部协同发展。可以预见「十四五」时期,西安将持续推进轨道交通建设,相关产业发展空间值得期待。
4月12日,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官网发布《重庆市城市更新规划设计导则》。
导则旨在充分发挥规划设计在城市更新工作中的引领作用,提升城市品质,聚焦老旧小区、老旧商业区、老旧厂区、老旧街区四类最具代表性的更新区域类型,针对不同的现状特征、资源禀赋及存在问题,分类提出各具特色的规划设计导则。
其中,老旧商业区相关章节提出「强化轨道及公交服务水平」、「强化商业区TOD模式」等内容,如引导商业等公共功能有序向商圈周边特色街巷延伸,强化过境交通分离,完善公交优先、步行优先的内部交通组织方式,提升TOD站点的服务能级,增加地下车库联通以及塑造城市地标与节点。
对于专注深耕TOD的京投发展来说,全国城市轨道交通与TOD综合开发的繁荣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持续向上进阶的动力。 凭借在地铁停车场上盖综合开发的专业积淀,以及用户企业的强大后发力,京投发展将与更多寻求高质量发展的城市携手,以TOD之力唤醒城市活力、生机与高效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