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介绍
全省首台大功率新能源改造机车在冷钢上线
2025-09-03
内容详情

        9月2日,全省首台大功率DF7C型新能源改造机车正式上线。该车型由冷水江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和株洲联诚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也是湖南轨道交通装备产业以“绿色再制造”模式落实国家“双碳”行动与湖南“三高四新”宏伟蓝图的最新成果。

        在国家“两新”政策窗口期,湖南把内燃机车新能源改造列为轨道交通装备“强链补链延链”的关键一环,纳入2024年湖南省加快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各级政府部门及产业集群主机企业也在政策指导、资金扶持、技术支撑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

        本次投运的DF7C型新能源改造机车,于今年3月开工,8月落车,具备“首台突破、功能领先”的鲜明特点。该车型将传统柴油发电机组驱动改为动力蓄电池驱动,完全不用燃油,实现零碳排放,单台机车每年可减少碳排放229吨,相当于种植4.6万棵树。改造后,整车效率较原内燃机车提升10%,能耗成本较原内燃机车降低80%,单台机车每年可节约能耗成本超过160万元。

        新车型采用了“牵引变流器+三相交流异步牵引电机”的先进传动模式,机车电制动时可将动能转化为电能,并为动力蓄电池充电。机车最高运行速度40km/h,可牵引3500吨货物在7‰坡道上平稳启动。

        整车还配备1863kWh超大容量动力蓄电池,支持600kW大功率充电,90分钟即可充满;满电状态下,可牵引2500吨货物运行120公里。

        与2023年已在冷钢上线运行的湖南首台新能源纯电改造机车JN7相比,新车型轮周牵引功率提升至5.5倍,动力蓄电池电量提高至6.7倍,环保效益突出。

        冷水江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是湖南博长旗下主公司,也是省重点钢铁企业,近年来正推进绿色低碳运输,以实际行动提升企业ESG竞争力,为钢铁行业绿色转型树立标杆。自2023年启用联诚集团JN7车型以来,冷钢已成为国内内燃机车新能源改造技术首批应用企业。

        此次,DF7C型新能源改造机车项目,从立项到投运用时不到5个月,创造了重大项目落地的“湖南速度” 也充分展现出湖南在政企协同培育“绿色新质生产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共赢的显著成效。

【相关新闻】

        联诚集团已完成8种车型的绿色改造

        株洲日报讯(全媒体记者/高晓燕)9月2日,联诚集团最新改造的新能源机车再次上线冷钢投用。近年来,在产业集群主机企业的支持和联动下,联诚集团已先后完成8种机车的新能源化改造。

        2023年9月,联诚集团改造的全省首台纯电新能源机车正式在冷钢投入。这台由冷钢JN型内燃机车顺利改造的JN7型新能源纯电机车,在保持最大牵引重量900吨的基础上,实现降噪10dB(A)和零碳排放。

        基于首台车的优异表现,随后,冷钢持续加码绿色转型,与联诚深化合作,在高炉铁水运输等关键环节扩大新能源机车应用,迅速追加合作订单,已先后投入3台JN7型小功率新能源机车在线运营,并于今年3月再次联合启动六轴大功率内燃机车新能源改造项目。

        近三年,契合冷钢需求,联诚集团在专业化定制的新能源改造机车领域接连实现突破。数据显示,在冷钢运营的3台JN7型新能源机车,已累计稳定运行1249天、总里程超31700公里,单台年省能耗成本超20万元,综合能耗下降90%,维保周期延长25%,年减碳量达115.2吨,彻底实现运行过程“零排放”,厂区噪声、废气“双清零”。

        同时,在冷钢新能源机车改造项目的示范带动下,联诚集团已先后完成DFH5、DF4B等8种车型改造,成功将应用场景拓展至港口、钢厂、矿山等多领域。

        截至今年8月,联诚集团为省内外企业交付的新能源改造机车中,最长稳定运行时间达660天,最长运行里程超过45077公里,单台年节约能耗成本156万元,减少碳排放183.5吨,各项运行指标表现优异,经济效益、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今年4月,联诚集团“既有大功率内燃机车新能源动力技术暨整车升级改造”项目,还通过了湖南省科技成果鉴定,获“该项目在同类产品中总体技术居国际领先水平”的鉴定结论。

来源:株洲日报

相关题目
    论文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