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1日,“2019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轨道交通发展论坛”在合肥召开,本届论坛得到了长三角三省一市发改委、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安徽省投资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的指导,论坛的共同主办方是安徽省铁路投资有限公司、中铁(上海)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铁道校友会、上海安徽经济文化促进会、同济大学《城市轨道交通研究》杂志社和同济大学老科学技术工作协会,协办单位是江苏省交通运输协会、上海市交通运输行业协会、安徽省土木建筑学会和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承办单位是中铁(上海)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安徽省综合交通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中铁三局集团内有限公司、《城市轨道交通研究》理事会、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中铁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本届论坛还获得了上海电气泰雷兹交通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和许继集团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来自长三角三省一市政府相关部门的代表、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业主单位代表,以及轨道交通规划、设计、施工、车辆、电气设备、信号系统等专业领域的技术专家约500人出席了本届论坛。

论坛开幕式由上海安徽经济文化促进会、原上海铁路局局长刘涟清主持,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王启康,同济大学铁道校友会会长、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原党委书记祁学银,安徽省投资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于华伟分别向大会致辞。

上海安徽经济文化促进会、原上海铁路局局长刘涟清主持开幕式

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王启康

同济大学铁道校友会会长、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原党委书记祁学银

安徽省投资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于华伟
在上午的报告会中,中国工程院院士、原铁道部部长傅志寰作了题为《关于中国交通运输现代化若干认识——对建设交通强国的理解》的主旨报告。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建设交通强国的战略决策,这是赋予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崇高使命。今年的9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作为顶层设计,掀开了新时代交通发展新篇章。傅志寰院士从怎么理解“交通强国”、怎样建设“交通强国”,以及“交通强国”建设的目标、战略重点、保障措施三个方面阐释了我国交通现状、机遇和挑战,中国特色交通强国的发展之路,中国交通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关键突破点,以及中国交通发展的战略保障。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建设管理部主任王峰作了题为《交通强国,铁路先行——为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主旨报告,介绍了我国铁路建设发展成就和我国未来一段时期的铁路建设发展规划,重点阐述了铁路建设对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作用以及长三角铁路发展愿景。王峰副总工程师认为,国家提出了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铁路也因此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高质量发展机遇期。一条高铁就是一条黄金旅游带、一条经济发展带、一条城镇发展带,对于长三角区域而言,一张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融为一体的轨道交通网络即将建成,这对于促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必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长三角区域铁路的规划建设将继续引领全国铁路的发展。安徽省综合交通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何胜利作了题为《畅通门户,共创未来——安徽区域多层次轨道交通发展分析及展望》专题报告,介绍了十年来的安徽铁路发展成就,分析了安徽的区域特点及经济发展特征,分析了安徽区域客流的流向及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安徽区域多层次轨道交通发展构想。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轨道交通管理部副总经理叶翰松作了题为《浙江省铁路网规划及投融资模式探索》的专题报告,介绍了浙江省的铁路网总体规划,分析了浙江省“十四五”期间铁路项目的资金需求情况,分享了浙江省铁路项目的投融资模式及其创新实践和成功经验。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马伟叁作了《长三角铁路建设发展情况》的专题报告,介绍了长三角铁路发展现状、路网建设和发展规划,以及长三角市域(郊)铁路的发展规划。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铁道部部长傅志寰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建设管理部主任王峰

安徽省综合交通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何胜利

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轨道交通管理部副总经理叶翰松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马伟叁
下午的报告会由两个分论坛组成,分论坛1由中铁(上海)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承办,聚焦新型轨道交通及城市综合体TOD模式等议题。分论坛2由同济大学《城市轨道交通研究》杂志社承办,聚焦区域轨道交通规划建设与装备等议题。
分论坛1报告会由中铁(上海)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叶樵主持。 中铁(上海)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大鹏、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汪志成分别向大会致辞。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徐银光作了报告《中国新型轨道交通发展趋势》;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副主任赵东作了题为《国家城市及市域轨道交通政策解读》的报告;中铁二院华东公司交规院院长李驰宇作了题为《市域铁路发展与思考》的报告;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金旭炜作了题为《TOD总体规划设计及地下空间开发分析》的报告;中铁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党工委书记、董事长崔胤作了题为《中国新制式轨道交通的发展和机遇》的报告;中铁诺德房地产开发公司投资发展部部长戴贺涛作了题为《城市综合体开发模式创新及实例剖析》的报告。 通过对国家政策的解读、新型轨道交通发展趋势、轨道交通制式适用条件分析及选择、围绕轨道交通TOD模式的城市综合体开发空间规划、城市综合体TOD模式的开发分析、模式创新、融资分析及案例展示,系统性的诠释了新型轨道交通及城市综合体TOD模式的解决方案。分论坛2由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专家和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李中浩主持。同济大学《城市轨道交通研究》杂志社主编、同济大学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会长孙章作了题为《城际铁路推进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的报告,提出研究分析和理解认识轨道交通发展过程中若干问题的三个方法论:城市群和都市圈发展论,模糊边界融合发展论,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认识论。分析了城市群、都市圈发展与交通发展之间的关系,从站间距、最高运营速度和供电电压三个技术参数将铁路划分为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三个层次,将城市轨道交通划分为地铁、轻轨、现代有轨电车三个层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长三角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的“1+6”和“2+3”构想。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华东区域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仲崇辉作了题为《长三角中速磁浮交通发展前景展望》的报告,介绍了中速磁浮轨道交通在长三角轨道交通线网中的角色及其发展前景。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史海欧作了题为《广州地铁区域快线的规划与实践》的报告,介绍了广州市域(郊)轨道交通的规划和实践案列,分享了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发展展望:市域(郊)轨道交通与城际轨道交通相互融合、互联互通、跨线运营;打造市域(郊)轨道交通功能+城际轨道交通功能的复合功能线路,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的抓手;探索部分线路24h运营及既有4线快慢分离的运营模式。同济大学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院长、国家磁浮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陈小鸿作了题为《基于市域快线功能的系统适用制式探讨》的报告,结合城市群与都市圈交通的发展需求、趋势,以及市域(郊)轨道交通的功能层次分析了以功能为导向的市域(郊)轨道交通的适用场景。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杨立新作了题为《高质量发展轨道交通,促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报告,从科学规划的角度探讨了长三角高质量轨道交通的发展基础、发展要求和发展理念。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城地院副总工程师雷崇作了题为《合肥市轨道交通的规划与展望》的报告,介绍了合肥市的轨道交通规划及其在长三角高质量轨道交通一体化发展中的定位和作用。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黄文杰作了题为《多元轨道车辆助力长三角轨道交通一体化》报告、西安许继电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新能源产品部经理孟向军作了题为《区域轨道交通牵引供电新技术与装备》的报告、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新型城市交通营销部总经理程桦作了题为《新型交通装备助力旅游轨道》报告,从不同角度详解了技术装备在长三角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技术先进、稳定可靠的技术装备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保障。
在论坛现场,《城市轨道交通研究》副主编张勇就区域轨道交通一体化融合发展问题专题采访了上海电气泰雷兹交通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刘进。刘进介绍了泰雷兹最新的、高可用性的TSTCBTC2.0信号系统的性能特点及其在市域(郊)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中的适用场景,介绍了信号系统在区域轨道交通不同技术制式之间相互融合、互联互通、跨线运营中的基础保障作用。近年来,上海电气泰雷兹交通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的科研工作既着眼于轨道交通发展现状,同时也兼顾轨道交通的未来发展趋势,既注重深度,同时也兼顾广度,专业研发和多元化布局战略使其成功成为我国轨道交通行业信号系统的核心供应商。
与会嘉宾们在现场交流中,都强烈地感受到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与轨道交通融合发展的关系,二者相互促进、相互保障,互为基础和前提,因此,在城市群和都市圈的规划中,轨道交通规划应成为其核心篇章。本届研讨会取得了圆满成功。